特別的日子里,蘇外幼兒這樣成長......
——蘇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幼兒園
春天,在孩子的眼睛里,
是最漂亮的季節。
在這生機盎然的日子里,
蘇外附屬竹園路、金山路、理想、陽山幼兒園,
努力做著真教育、美教育、富有生命力的教育,
在這場人人都要面對的挑戰中,
幼兒、教師、家長,
自信、陽光,自在、從容,
依然在成長,
享受春風暖暖的撫摸,傾聽春雨柔柔的歌聲。
?
這一段時光,我們能做什么?
我們為幼兒、家長,為每一個蘇外家庭做好優質服務,
做好幼兒居家生活指導。
依據《3-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》、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、
《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》,
指導家庭建立良好親子關系,優化家庭教育方法。
用聲音傳遞溫暖,用愛心滋潤生命成長。
關心幼兒的情緒狀態,和家長產生共情,
“老師一直在關注你哦”,
針對實際問題,給予專業的居家教育和生活指導。
我們的互動模式輕松多樣,
電話語音問候、線上視頻“云聊天”、隔空游戲互動,
考慮家長、幼兒的興趣和方便。
我們的互動內容堅持“兒童為本”,
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,
注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,
以游戲為基本活動,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。
使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發展,
感受到成就感,也使親子陪伴輕松愉快。
?
這一路陪伴,我們做了什么?
我們一直在學習,
思考、研討如何促進幼兒、教師、家長共同成長,
讓居家生活更加科學、健康、有序。
短短45天里,
我們推送了3017個線上活動,
原創了350個游戲。
世界水日、氣象日、地球1小時活動,
給予教師和孩子極大的自由和自主,
在課程中發揮、創造,
讓課程附著上生命的意義。
我們以幼兒為本,
關注并了解幼兒喜歡什么,需要什么,
及時抓住生活中的線索來生成展開活動。
我們在和幼兒的互動中,
發現大家對春天的雨很感興趣,
中、外教師聯合設計了有趣的STEM活動“雨水收集在行動”。
我們在和家長的“專業聊”中,
家長提出幼兒在家“主動整理”物品的意識有些薄弱,
幼兒園發起了“整理小高手”家庭微項目,
通過家庭與家庭間的線上互動,達到幼兒與幼兒間的相互推動。
我們四園共計開展了25次工作會議,
16次年級組會議,18次線上教研活動,
50余次微教研活動,8次線上集體學習活動
……
園長、教師、家長共同學習《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》;
認真聆聽周麗念教授解讀《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》,
張永英老師分享《互動還是干擾——支持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有效師幼互動策略》等線上講座;
集體閱讀專業書籍《教師主導還是兒童主導》、
《小腦袋 大問題》等專業書籍。
這一次經歷,我們收獲了什么?
我們的孩子,自理能力提升了
在一日生活中,孩子們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
“我感到,我知道,我需要,我可以”,
處處體現了“兒童自主”。
戶外運動、健康餐桌、溫馨午睡……
孩子在家也和在幼兒園一樣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,
會照顧自己,也會服務他人。
我們的老師,師幼互動不間斷
我們在聆聽中慢慢成長,做有溫度的教育。
幼兒透過屏幕與老師、朋友互們動,充滿了愛與溫暖。
在這段慢下來的日子里,
教師對生活化的課程的理解越來越深刻,
活動設計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和興趣,
充分考慮幼兒如何自然習得,
讓幼兒在活動中,真正收獲自信與快樂。
我們的家長,親子關系更和諧
溫馨親子閱讀、家務快閃挑戰、趣味家庭游戲,
積極參與、盡情投入,
每一天都有新的發現與收獲,
幼兒和爸爸媽媽享受一段難得的親子時光。
在這段日子里,
蘇外幼兒的模樣、蘇外教師的模樣、蘇外家長陪伴幼兒的模樣
得到了充分的體現,是那么動人與美好。
雖然,暫時還需要居家生活,
但是,我們每個人依然在成長,
在生活中幸福綻放。
發布時間:2022-04-02 作者: 攝影: 點擊率: